戴爾溪渡口是一座位於現今懷俄明州的鐵路橋。這座 650 英尺長的橋樑於 1868 年在懷俄明州東南部竣工,給美國第一條橫貫大陸鐵路的工程師們帶來了最困難的挑戰之一。戴爾溪大橋 (Dale Creek Bridge) 是聯合太平洋鐵路上最長的橋樑,位於懷俄明州謝爾曼以西 2 英里處,海拔 150 英尺。在1868 年完工時原是一座木作橋樑,因爲地勢風大,後來在1876年將其改建成鐵橋。
目前分類:歷史資料及心得 (1179)
- Jun 29 Sun 2025 15:09
Dale creek bridge 戴爾溪大橋 by B 班 Carol
- Jun 29 Sun 2025 09:22
The little engine that could 大意和心得 by B 班
大意:快樂的火車滿載了各式的玩具與娃娃。要送往山的那一頭的那些好男孩、好女孩們。可惜半途車頭損害臨時要換車頭 雖經重重刁難 幸有小藍火車挺出。願意接受臨危受命。歷經上山挑戰 終究 使命必達。 從自我激勵的I THINK I CAN 到完成挑戰的I THOUGHT I COULD .
心得:
- Jun 26 Thu 2025 16:43
Cape Horn----by B班Tammy
- Jun 26 Thu 2025 16:31
北美大平原----by B班Tammy
- Jun 23 Mon 2025 11:41
Train to somewhere 讀後感 B班
- Jun 23 Mon 2025 08:58
The Station Cat 大意與心得 by B班 Elim . Ping
- Jun 11 Wed 2025 16:26
The Little Engine That Could 大意與心得 A班
大意:
原本一輛拖著載滿玩具和食物車廂的大火車頭,在前往目的地的途中,突然發生了故障而無法繼續前行。在了解狀況後,玩具們紛紛著急地向其他經過的大火車頭尋求幫助,但是他們都認為自己有更重要的任務,沒有時間為由,或者感到疲倦,沒有力氣,所以拒絕幫忙。直到來了一輛小小的藍色火車頭,她很親切詢問發生什麼事?而且還表示願意嘗試看看(因為她從來沒有真正拖過列車),但她仍擔心自己的力氣不夠…尤其在爬坡的過程中,她不斷鼓舞著自己:I think I can.堅持不懈。最終,小小藍色火車頭成功越過高山將玩具和食物載運到達目的地,為等待的孩子們帶來了幸福與歡樂!她憑著無比的勇氣、堅韌的毅力,證明自己I thought I can. By Dabby
- Jun 08 Sun 2025 13:44
The Locomotive 大意與心得 B 班
大意 by Ariel
1869 年一條橫跨大陸的新軌道終於鋪建完成了!它是由一群來自四面八方的工人,揮著鋤頭、搬開石頭、一點一點鑿石挖開隧道合力完成的。
這年的夏天,乘務員和家人一起乘坐美國第一條橫貫大陸的鐵路火車。
- Jun 08 Sun 2025 13:14
Locomotive 蒸汽火車發明 史蒂文生父子;鐵路節by B班 Ariel
- Jun 04 Wed 2025 21:39
The Breezy Blue Railway 大意與心得 by B班Amy ,Tammy
大意:介紹藍皮解憂號火車,以及它的行車路線還有屏東、台東的美麗風景景點!
心得:因為藍皮解憂號,我們遇見了蕭菊貞導演,然後又續緣了「造山者」。因為南方寂寞鐵道,我們去了國境之南,搭了藍皮解憂號。雖然那天天氣不是很好,但我看到了海的另一種沉靜之美!想到有人這麼用心,為大家留下美麗的記憶,內心滿滿的感動!活在這美麗的寶島,真是件幸福的事!
- Jun 04 Wed 2025 14:10
Train to somewhere 大意心得(By A班Berla)
大意 : 一輛列車, 載著老師與十幾位孤兒, 一站又一站 ,停留只為相遇,有人得到幸福 ,有人卻頻頻落空.... 但是結尾那句話讓人深深動容 (有時候你最後得到的 會比你原先想要的更好)
心得 :十八到十九世紀 ,美國真實社會運動之一孤兒列車的故事呈現,透過伊芙邦婷動人心弦的說故事手法呈現 加上羅納德繪者寫實的水彩畫筆法 ,讓讀者的心一直被被揪成一團
- May 30 Fri 2025 16:50
The Breezy Blue Railway大意與心得~by A班
大意:藍皮火車是50、60年代的古董級列車,在2020年底,隨著南迴鐵路電氣化,藍皮列車也宣布停駛,讓不少民眾覺得很可惜,直到2021年10月,雄獅旅行社成功地取得經營權,讓藍皮列車可以用解憂的名稱,再次回到軌道上運行,把整部列車優化成觀光列車,車廂內裝也以懷舊為核心,保留了藍皮的外觀,吊掛式的電扇,經典的綠色座椅,以及手動式的開關車門跟窗戶,讓民眾可以再次沉浸在山川藍天的風景中。本書精選了從枋寮到台東幾站比較有特色的車站,讓無法搭乘的旅客也可以徜徉其中. By Amber
- May 07 Wed 2025 19:27
Locomotive 大意及心得 A班

大意:
一翻開書本,先看見鐵道地圖,旁邊的文字概述了修築這條鐵路的原由及經過。附錄則提到印第安人受到的衝擊,以及鐵路公司基於成本考量,寧願煞車手傷殘,也不願意換上更安全的煞車設備,可以窺見當時勞工性命的輕賤。最後是蒸汽動力的圖解。
- Apr 27 Sun 2025 16:30
The Best Traintrips in the World 大意&心得 (A班)
- Apr 17 Thu 2025 12:38
蕭菊貞導演《南方,寂寞鐵道》 到 《造山者》 演講
記錄台灣,再不拍就來不及了
2025年4月15日的午後,在曙光女子高中德思樓六樓的國際會議廳,我們十分榮幸與紀錄片導演蕭菊貞導演展開了一段深刻的對話。蕭導以即將上映的紀錄片《造山者》開始,讓我們了解紀錄片本身背負文化傳承以及生命價值的深層思考。她拍攝《造山者》的緣起,是旺宏前總經理胡定華先生的追思會—一場令她感到急迫的追思會。一直以來,她心中的急迫感驅使她想為台灣留下那些正在消逝的文化、地景與人物。她提到,台灣電影發展史的起點與60及70年代台灣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相疊合,在那個與各國斷交、退出聯合國的風雨飄搖之際,有一群人以前瞻性的眼光,扛起了台灣邁向高科技產業發展的重責大任。發展初期,傾國之力走過那段披荊斬棘的歲月,話語中觸動了我們對於那段來不及參與的歷史的好奇及眾人齊心合力的感動。這是一場豪賭,成就了今日台灣在全球高科技產業中的地位。《造山者》要帶領我們回到那個胼手胝足、共同打拚的時代,探索那些現在鮮為人知的奮鬥故事。
「什麼是紀錄片?」蕭導給出了簡潔而有力的定義:用影像創作來紀錄真實存在的主題。她的電影之路,始於1994年清大一堂名為「錄影帶製作」的選修課,這看似偶然的起點,卻引領她走向了一條以影像記錄真實、為台灣留下珍貴印記的不凡旅程。紀錄片的核心價值—真實性與紀錄性。過去她為了工作,經常往返花蓮與台北,火車成為她重要的交通工具。曾經在火車上度過許多時光,這段經歷,她觀察到火車上的「看見與看不見」—看得見的行進方向,看不見的心情。望著窗外風景,整理思緒甚至獨自傷心落淚的心情,是許多搭乘火車的人共通的記憶。也為她日後拍攝以鐵道為主題的紀錄片種下種子。還有許多的看不見,她帶著攝影機和好奇,去尋找答案。
- Apr 12 Sat 2025 10:02
The Best Teaintrips in the World 大意&心得(B班)
大意:分享2023年,前20名來自全球各國最奢華的火車之旅
心得:共讀完這20條豪華鐵道列車的旅程,每條路線都各有不同主打特色,我喜歡以欣賞大自然風景為主題的列車,坐在寛敞的車廂,欣賞窗外美景,雖然每趟行程費用都不算便宜,目前自己的旅遊方式還不會想以鐵道為主,旅途中穿插個一兩天鐵道也許可以,也許幾年後心境不同,想來趟鐵道旅行也說不定呢!
- Feb 17 Mon 2025 22:35
The breezy railway
1
- Feb 17 Mon 2025 22:12
Station Cat 作者繪者簡介
- Feb 17 Mon 2025 22:02
The Little Engine That Could作者繪者簡介
- Feb 17 Mon 2025 21:55
Locomotive 作者繪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