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敏寺(westminster)  

 

西敏「Westminster」,原本是「West」(西方)與「大教堂」(Minster)合體。

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位於倫敦市中心,一座哥德式建築風格的教堂,這裏一直是英國君主安葬或登基的地點。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牛頓長眠於西敏寺

 

達文西密碼的其中一個解謎處就在牛頓的墓前。1727年當牛頓以85歲的高齡過世時,英國人將他葬於西敏寺
九百多年來,西敏寺除了供信徒作禮拜、祈禱、膜拜之外,也是英國重要慶典的必要場所。英國社會名流無不以死後能長眠於此為榮。
 
據統計,佔地面積達2972平方公尺的西敏寺內,安葬了三千三百多人,包括歷代君主、貴族、詩人、科學家、政治家、將軍音樂家和著名演員。(如:達爾文、狄更斯、牛頓、邱吉爾、.....
倫敦西敏寺是一部濃縮英國歷史
Ø大紀元2005424日報導
 
Ø毗鄰英國國會大廈的西敏寺可說是一部濃縮的英國歷史。自從1066年以來,四十位英國君主的加冕儀式都是在此處舉行。西敏寺也是大多數英國君主,以及三千多位在英國史上舉足輕重的精英最後的安息地。
「慶典藝文重地英國濃縮歷史」

今日的西敏寺雖然是屬於英國國教聖公會的教堂,但是完全不向英格蘭教會或英國政府領取任何經費。每年從一百多萬的遊客所得到的門票收入,足夠西敏寺百分之八十的開銷。

 

另外,投資和信徒捐款也是西敏寺的主要財源。西敏寺所扮演的角色不只是舉行禮拜和重要慶典而已,它也經常舉辦音樂、舞蹈等文化活動。西敏寺也是觀光客必遊之地,因為在其宏偉的建築下就是一部濃縮的英國歷史。

聖殿關(Temple Bar

 

聖殿關(Temple Bar)介於倫敦和西敏之間,其東是倫敦弗利特街,其西是西敏河岸街。在1878年之前,這裡矗立著克里斯托夫·雷恩設計的石制門坊,即聖殿閂(Temple Bar)。

中世紀,倫敦的轄域已經越出了老城的範圍,城外出現了好幾處倫敦自治領地(Liberties of London)。為了管理進城貿易,當局在與城門有相當距離的幾個主要路口設置了關卡。因為地處商業中心倫敦和政治中心西敏之間,聖殿關成為其中最有名的一個。它和艦隊街以南的聖殿區(中文音譯坦普爾區)一樣,都得名於附近的聖殿教堂。教堂原來為聖殿騎士團所有,如今屬於中殿和內殿兩個律師學院。
商業倫敦市(City of London)或是稱為「Square Mile」是倫敦的金融中心,分佈有許多的銀行和金融機構。雖然倫敦港現在只是英國第三大港,它每年仍有五千萬噸的貨物吞吐量
倫敦市(City of London)位於大倫敦的東北部,英國官方稱之為「倫敦金融城」。除了City of London這個官方稱號,倫敦人在口頭上習慣以「The City」或*「Square Mile」來稱呼倫敦市。之所以被稱為「Square Mile」(平方英里)主要是因為倫敦市的面積恰好約為1平方英里。無論是哪種稱呼,擁有幾千間金融機構,每天有超過30萬的金融從業員在這裡辛勤工作的倫敦市已是整個大倫敦的商貿經濟的中心,在國際金融界佔據舉足輕重的領導地位。
岸濱街(Strand字面意義為岸濱,因為昔日河流曾將街道分開)是連結東西查令十字的主要脈道,其間經過大型報社林立的艦隊街,直到聖保羅大教堂。這個熱鬧的地段滿是精品店與歌劇院,例如萊昔恩或愛爾維劇院。聖瑪莉岸濱教堂位於這張明信片的大道中央,並形成一個小廣場。
道爾的小說--不僅僅是因為其緊湊的辦案情節,也因為其懸疑的氣氛--開始在有插圖的倫敦岸濱月刊(The Strand Magazine)》上連載。」
弗利特街(英語:Fleet Street),是英國倫敦市內一條著名的街道,以鄰近弗利特河而得名。弗利特街向西穿越倫敦市的邊界後就變成河岸街;往東,通過路德門圓環後變成路德門山。由於地名「弗利特」與普通名詞「fleet」(「船隊」、「艦隊」)同形但原意有異,因此弗利特街也被譯為艦隊街。
一直到1980年代弗利特街都是傳統上英國媒體的總部。今日弗利特街依舊是英國媒體的代名詞,即使最後一家英國主要媒體路透社的辦公室也在2005年搬離弗利特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