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CRE-COEUR 1  SACRE-COEUR2

 

聖心聖殿法語:Basilique du Sacré-Cœur),簡稱聖心堂,是法國巴黎天主教宗座聖殿,供奉著耶穌聖心,位於巴黎北部的高地蒙馬特上,為巴黎著名的地標之一,於1914年建造完成

最早出現建造一座供奉聖心教堂的想法是在法國大革命不久後,從偏激的天主教徒與保皇主義者[1]之間出現的,在普法戰爭之後與接踵而來的激進的巴黎公社(1870年-1871年)間廣泛的傳播開來,大約有58,000名巴黎公社社員在戰爭中失去他們的生命。國民議會在1873年7月24日對巴黎樞機主教的請求作出了反應,他們投票決定建造聖心堂,而且定義它為「對巴黎公社社員所犯下的罪行的補償」[2]

1873年的巴黎城市會議表決公共設施法,來取得蒙馬特的土地,作為建築聖心堂的預定地。建築師保羅·阿巴迪(Paul Abadie)聖心堂的主要設計者。1880年,市政會議出現了有關聖心堂的激烈討論,因為聖心堂被稱是「一個引發內戰的挑釁行為」,而且對於是否廢止1873年取得財產所有權的公共設施法也有爭議。這個問題在1882年夏季時在眾議會被提出,樞機主教吉伯與喬治·克列孟梭(後來在1917年至1920年間擔任法國總理)傳達了一個觀點──聖心堂企圖讓革命蒙上汙名。最後雖然法律被廢止,但是聖心堂被技術性的保留了,而建築師阿巴迪在地基完成不久後的1884年就去世了,他的工作由其他建築師繼續。聖心堂直到1914年才完工,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直到1919年戰爭結束後才正式開始使用。

聖心堂整體的風格有很濃厚的羅馬-拜占庭的色彩,可能是對於擁有新巴洛克風格的巴黎歌劇院的一種反應[10]。許多聖心堂設計是包含著國家主義的元素的,擁有3個拱的門廊,在兩側裝飾著聖女貞德路易九世的騎馬雕像;19噸的Savoyarde鐘是1885年時在Annecy(在1860年被薩伏依所併吞)所鑄造的,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鐘之一。

建造聖心堂的資金全部都是私人捐獻,總額大約為700萬法郎,但是在地上建設開始之前就全部耗盡了。一個臨時性的聖壇在1876年3月3日被設立,朝聖者的捐獻很快的就變成了建造資金的主要來源。聖心堂是從1875年開始建造,在1914年完工,雖然正式的儀式被延遲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才進行。

聖心堂是由Château-Landon所開採的石灰華岩所建成的,這種岩石會不斷的滲出方解石,可以確保聖心堂既使在風化與污染的影響下,依然可以保持著白色的外觀。

聖心堂的圓頂有巨大的鑲嵌畫,被稱為基督聖像(Christ in Majesty),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鑲嵌畫之一。聖心堂外圍包括了一個供人們冥想,擁有噴水池的花園。聖心堂的圓頂式開放給遊客參觀的,可以從這裡看到巴黎市(大部分是位在聖心堂的南方)的全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