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b 17 Tue 2015 18:11
The Wind in the Willows作者繪者簡介
- Feb 17 Tue 2015 11:01
no bears 作者繪者簡介
- Jan 13 Tue 2015 21:59
A班會後會聚餐PART I - 竹南小旅遊
- Jan 12 Mon 2015 09:44
參觀故宮"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心得______by B班Linda,Tammy Su
一月六日是個好日子,在老師的提議、班長的策劃下,一群人浩浩蕩蕩地來到故宮,展開一場知性之旅--「另眼看世界,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展覽
「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展覽,源自大英博物館與BBC英國國家廣播公司合製的系列廣播節目《A History of the World》,透過廣播介紹大英博物館中100件館藏,推出後極獲好評,繼而出版成書,於美國上市時封為《紐約時報》最受歡迎讀物之一。
- Dec 23 Tue 2014 16:31
Black Dog---B班大意&心得
大意: 在英國一處恬靜森林裡的Family Hope,當他們一家五口分別看見了門外出現了一隻像獅子那般大的黑狗、還是像大象那般大、還是像暴龍那般大、還是像大毛怪那般大的黑狗時,她們如何解決這困境。
- Dec 23 Tue 2014 16:28
Black Dog 延伸書
- Dec 23 Tue 2014 16:21
曾參殺人-B班Grace
- Dec 21 Sun 2014 21:46
盲人摸象 by B班 Brigitta
盲人摸象(或稱瞎子摸象)的故事取自《涅槃經》、《長阿含經》,大概起源於印度,可能是耆那教或佛教,有時也歸於蘇菲派和印度教。
《涅槃經》卷三○載:「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萊茯根(蘿蔔);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甕;其觸尾者,言象如繩。」《長阿含經·卷十九·龍鳥品》、《百喻經》、《菩薩處胎經》亦載此一故事。在各種不同的版本中一群盲人觸摸大象希望可以了解到他們正在摸什麼。每個人都只觸摸一部分。每個人在觸摸到不同的部位後得到完全不同的結論,產生爭執。故事基本上說:事實往往由於各人角度不同而被給以不同的解釋。
波斯版本的五名男人都是視力正常,只不過在黑暗裡摸象,直至燈亮了,五人才能見到大象的真面目。
- Dec 15 Mon 2014 16:23
The Mousehole Cat (鼠洞貓)心得及大意 B班
The Mousehole Cat (鼠洞貓)心得及大意 (報告者:Angel 和May)
本書中是以貓(Mowzer)的觀點為主,與老漁夫(Old Tom)感情深厚相依為命,且願意一起出生入死,
- Dec 14 Sun 2014 15:47
世界有名的偶 by A班 Joy (Part 2)
5.巴特辛普森Bartholomew Simpson:首次出現1989年馬特格朗寧為美國福克斯廣播公司設計首播
外型:
特徵:春田鎮壞男孩 時代周刊視為20世紀最重要人物 保守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