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頂白頰林鶯(Blackpoll warblers)是生活在北美地區的一種小鳥,體長從12.5厘米到15厘米,展翅在20到25厘米之間。
體重在9.7g到21g之間,大約只有一支鋼筆那麼重。雖然身體不大,黑頂白頰林鶯卻是美洲地區叫聲最大的鳥類之一,人們經常但聞其聲不見其身,稱得上小小身體大大能量。
黑頂白頰林鶯屬於一種遷徙性的候鳥。到了秋天,黑頂白頰林鶯飛往南美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整個旅程2500公里。準備離開時,體重增加一倍,飛行時,每小時要消耗0.08克脂肪,每消耗1克脂肪,大約能飛行230公里,經歷72~88小時飛行,脂肪全用掉,體重只剩10克
2015-04-03 由 半島晨報 發表
難以想像,如此嬌小的身軀竟然能夠實現如此遠距離的跨海遷徙。
(神秘的地球報導)據騰訊科學(過客/編譯):科學家發現一種名為黑頂白頰林鶯的微型鳥類能夠在不到三天的時間裡,不吃不休的持續遷徙飛行。科學家稱,黑頂白頰林鶯每年一度從北美東北角穿過開放海域到達南美森林的遷徙飛行堪稱地球上最偉大的遷徙之一。
這種鳥類夏季在加拿大和美國的北方森林中度過,冬季會一路向南遷徙到南美洲的東海岸。過去科學家們認為它們在遷徙途中停下來休息和進食。然而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黑頂白頰林鶯會一路飛行穿過開放海域,直到2到3天後到達加勒比海海岸才進行休息和進食,然後在飛向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
這項研究的第一組作者,麻薩諸塞州大學的Bill DeLuca稱:「這是我們有史以來發現的鳴禽越洋遷徙不停飛行的最長記錄之一,而且是地球上最非凡的遷徙行為之一。北極燕鷗和信天翁等海鳥以能夠穿越數百英里開放海域而聞名,但是對於體重只有12克而且通常只存活在叢林中的小型鳥類來說卻是非常不同尋常的。」
這種鳥類太小因而無法佩戴傳統的追蹤設備,因此研究人員為它安裝了一種微型的記錄儀來監測日出和日落。這就可以讓科學家們精確推斷它在一段時間內的精確經緯度。科學家在它們進行冬季遷徙前為20隻鳥安裝了這種記錄背包,並且在下一個繁殖季到來時取回了其中的5個。
DeLuca稱:「當我們取回記錄器時,我們發現它們的遷徙旅程事實上直接穿過了大西洋,遷徙距離大約在2270公里到2770公里之間。許多遷徙的鳥類都因為各種原因處於種群數量減少的風險當中,如果我們能夠了解它們在非繁殖季所待的地方,我們就能夠確定導致它們數量減少的原因。」
科學家們認為這些鳥類之所以選擇較快捷的海上路線而不是較長的沿海路線,是因為這樣會減少整體的遷徙風險。來自圭爾夫大學的團隊負責人Ryan Norris稱:「它們會儘可能的多吃,有時會加倍它們的體重,這樣它們就能夠不吃不喝的持續飛行。這對它們來說是一段要麼飛行要麼死亡的遷徙之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