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因饑荒被送至寺廟撫養,但他樂天知命隨遇而安,保有赤子之心令人激賞,對於天生繪畫天分從不放棄,也因而救了自己和全村人的性命,他後來成為知名的藝術家是經過不斷的訓練和努力才完成.
住持雖然無法接納小男孩但也鼓勵他,知道他的天賦異稟或許可以成為藝術家,讓小男孩勇敢向自己目標邁進最後因而成功ㄡ,持之以恆的精神足矣
· 希臘出生的英國人竟成日本近代妖怪文學鼻祖?
小泉八雲(一八五○年六月二十七日~一九○四年九月二十六日)本名拉夫卡迪奧.赫恩(Lafcadio Hearn),一八五○年出生於希臘西岸群島中,一個名叫萊夫卡斯(Leukas)的小島。父親為奉派前往希臘的英國軍醫,母親為希臘人。赫恩一家後來舉家遷回父親的故鄉愛爾蘭都柏林,但由於母親不習慣當地的生活,日子過得相當抑鬱痛苦,最後在赫恩四歲時獨自返回希臘。數年後,父親也在海外服勤期間死亡。
赫恩轉由親戚撫養並進入教會學校就讀,但由於照顧他的親戚破產,赫恩不得已只好中輟學業,十九歲那年,前往美國求職謀生。他在美國輾轉從事過許多職業,後來發揮文筆長才成為報社記者,並開始發表翻譯及著作。
赫恩服務於紐奧良的報社時,碰巧在紀念紐奧良市一百周年慶的博覽會上,看見日本的展示品,因而受到日本的吸引;後來又透過《古事記》英譯本得知日本神話及傳說,逐漸對太平洋另一邊的國家產生了興趣。此時,正好獲得來自某家雜誌社的「日本旅行記」計畫邀稿,於是赫恩接下了這個邀約,動身前往日本。抵達日本後不久,赫恩發現日本人民的生活方式、性情與對萬物的感受,都與自己完美一致,於是考慮在日本另謀新職永久居留。
碰巧當時島根縣松江中學正在徵求外國籍英語教師,於是赫恩前往應徵職務,並踏上從前閱讀《古事記》後朝思暮想的神話國度出雲。這片土地深得赫恩之心,他與舊松江藩士之女小泉節子結婚,並於明治二十六年歸化日本籍,歸化日本時,赫恩從《古事記》中描述古出雲國(今松江)傳說的歌謠「八雲立 出雲八重垣」 的歌詞,為自己命名「小泉八雲」。
· 西方人透視日本之眼,造就妖怪文學經典
深愛出雲的八雲由於抵抗不了冬季的嚴寒,於一年三個月後移居熊本,任教於熊本第五高等學校(今熊本大學)。之後獲聘移居東京,前後於東京帝國大學(今東京大學)與早稻田大學教授英國文學。這段期間,他也從未停止過創作,幾乎每年都有著作在歐美發行。小泉八雲是近代有名的日本通,一生研究日本文化,寫過不少向西方介紹日本文化的書,在促進東西文化交流與相互瞭解上,可說是近百年來最有貢獻的人之一。
八雲一生都對古老傳說、鄉野奇談,尤其是怪談,懷抱著強烈的關心。自小便失去雙親,孤獨的幼年及少年時期,讓他養成了喜歡做白日夢和偏好超現實幻想的性格。
八雲深愛著日本充滿魅力的文化和風土人情,妻子節子為了不通日文的丈夫,蒐集了許多日本民間故事與傳說,除了從家人、僕役、鄰居那邊聽說的故事,還有旅行途中聽到的各種奇人異事。八雲將從妻子口中聽到的日本民間故事,以英文寫成短篇故事,集結成《怪談》一書。
雖說是轉述或改編,文中卻注入了八雲獨有的世界觀與人生觀,文章經過千錘百鍊,將材料提升為「藝術作品」;其結果就是,這些故事超越了單純的「妖怪故事」或「鬼故事」,成為卓越精湛的文學結晶,使他成為現代日本怪談文學的鼻祖,對日本乃至整個東方恐怖文學、美學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八雲取自日本或中國怪異奇譚創作而成的作品,除了一九○四年出版的《怪談》,《骨董》、《明暗》、《日本雜記》等書也收錄了不少。
一九○四年(明治三十七年)九月,八雲因狹心症驟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