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 / 魯迅故里
魯迅(1881-1936)
浙江紹興人,為中國的現代著名作家,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之一,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和開山巨匠,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譽的中國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魯迅的主要成就包括雜文、短中篇小說、文學、思想和社會評論、學術著作、自然科學著作、古代典籍校勘與研究、散文、現代散文詩、舊體詩、外國文學與學術翻譯作品和木刻版畫的研究,對於五四運動(1919)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魯迅出生在紹興市越城區的一個書香門第。童年生活於百草園、鹹亨酒店、外婆家一帶的農村等地,成為後來魯迅的兩部小說集《吶喊》、《彷徨》和散文集《朝花夕拾》的重要素材來源。魯迅深受日、俄文學作品影響,體裁新穎獨創,句法簡潔峭拔,故事多以故鄉為背景,且多屬有所本者。
曾經被中國人奉為神和聖人的中國前最高領導人毛澤東就把魯迅稱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毛澤東甚至在魯迅逝世一週年的紀念儀式上,把他稱為與孔子並列的「中國的第一等聖人」。被毛澤東稱為「文化革命的旗手」、「空前的民族英雄」以及「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除了其政治和統治服務外, 毛澤東持續閱讀和保存有三種版本1938二十卷/1956十卷/1972十卷的魯迅全集。
魯迅原名周樹人,1881年9月25日生於浙江紹興,21歲去日本留學學醫,後來改行從事教育和文學,希望以文救中國,辛亥革命後曾在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任職,並在北京大學和女子師範大學等校教課。周樹人用「魯迅」的筆名在1918年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該小說被稱為「奠定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他本人也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
但是近年來魯迅在中國「第一等聖人」的地位卻大為下降,最明顯的表現是自2009年起,魯迅的文章在中國中小學語文教材中大量減少。稱魯迅的作品文字晦澀壓抑,就連一些教語文的老師也說,魯迅作品「幾乎快成了中學語文教學的一塊雞肋」。
《北京日報》(約2014)所作的一項調查結果卻顯示,現在中學生最喜歡的課外閱讀作品第一是《史記》,第二是《論語》、《魯迅全集》、《三國演義》和《紅樓夢》,可見魯迅還是深受年輕人愛戴的。
魯迅走出故鄉紹興之後,在南京的江南水師學堂、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路學堂求學,然後到日本仙台的醫學專門學校,學的都是工科、醫科一類學校。
他在日本學業沒有完成就踏上文學之路,和弟弟周作人一起翻譯外國小說,辦文學刊物。從1912年到1926年的十四年裡,魯迅的職業身份都是教育部的公務員,寫作是業餘的,主要是晚上的事。在北大、北京女師大教書是兼職的,不是專任,按照北大規定,兼職老師只能做講師,不能做教授,就是魯迅在北大的「中國小說史」講得再好,也只能做講師。其實蔡元培很器重他,北大的校徽就是請他設計的。女師大沒有這樣的限制,所以他可以做教授。
他在文學道路上的轉機出現在1918年,37歲的周樹人首次用「魯迅」為筆名,在中國雜誌《新青年》上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用現代體式創作的短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1921年12月,他還生動地塑造了阿Q形象,發表中篇小說《阿Q正傳》。1924年,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他對自己深愛的民族瀰漫的虛榮心、虛驕之氣有著清醒、徹底的認識,他內心多麼渴望這個民族在精神上變得更健全一些。1927年9月信件 : 『請你轉致半農先生,為我,為中國。但我很抱歉,我不願意如此。諾貝爾賞金,梁啓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或者我所便宜的,是我是中國人,靠著這「中國」兩個字罷,….. 我覺得中國實在還沒有可得諾貝爾賞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們,誰也不給。倘因為黃色臉皮人,格外優待從寬,反足以長中國人的虛榮心,以為真可與別國大作家比肩了,結果將很壞。』
魯迅的小說數量不多,但意義重大,名篇迭出。他前期的小說往往沒有離奇曲折的劇情,而是以清末民初的底層百姓生活為主,注重細節描寫,以白描手法鮮明刻畫人物,並挖掘微妙的心理變化。主要表現底層人民思想的麻木愚昧和生活的艱辛。「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
郁達夫:首先其特色為觀察之深刻,談鋒之犀利,文筆之簡潔,比喻之巧妙,又因其飄溢幾分幽默的氣氛,就難怪讀者會感到一種即使喝毒酒也不怕死似的悽厲的風味。當我們熱衷去掌握現實時,他已把握了古今與未來。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魯迅以筆代戈,奮筆疾書,戰鬥一生,被譽為「民族魂」。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一生的寫照。
魯迅 / 魯迅故里
鳥瞰紹興魯迅故里: https://kknews.cc/zh-tw/culture/6g3lyl.html
魯迅故里
魯迅故里是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革命家魯迅先生早年成長的水鄉古城。位於浙江省紹興市市區魯迅中路上的魯迅故里,是一條獨具江南風情的歷史街區,是原汁原味解讀魯迅作品,品味魯迅筆下風物,感受魯迅當年生活情境的真實場所。一條窄窄的青石板路兩邊,一溜粉牆黛瓦,竹絲台門,魯迅祖居(周家老台門),魯迅故居(周家新台門),百草園,三味書屋,壽家台門,土穀祠,魯迅筆下風情園,咸亨酒店穿插其間。
魯迅於1881年在此出生並成長直至1898年離開。魯迅故里是一個以全國文物保護單位搭配紹興地方文化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魯迅故里,是原汁原味解讀魯迅作品,品味魯迅筆下風物,感受魯迅當年生活情境的真實場所,是紹興市區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內涵、水鄉古城經典風貌和獨具江南風情的歷史街區,占地50公頃,總投資10億元。
台門,是紹興當地的語言,指一姓家族聚族而居的一處建築,就是「大宅門」的意思。台門多以姓氏命名,比如壽家台門、朱家台門;也有以官職命名的,如狀元台門、探花台門;還有一些以方位命名,比如魯迅外婆家的朝北台門。台門結構大小不一,大台門屋宇眾多,小台門結構則與北京的四合院類似。
魯迅故里是一大片區域,自清朝嘉慶年間,周家在老台門以南、以西各購建住宅一所,稱之為過橋台門和新台門,因此故里主要由老台門和新台門組成,而其中的新台門是故里的重點景區。
新台門是一座大型的台門建築,其規模和結構與老台門基本相同,坐北朝南,青瓦粉牆,磚木結構,共分六進,共有大小房屋80餘間,連同後面的百草園在內,共占地 4000 餘平方米。當時,新台門內共居住著覆盆橋周氏中的六個房族,而魯迅故居則位於新台門的西面。魯迅在周家新台門內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給人們留下了許多耐人尋味的蹤跡。
魯迅故居
百草園 : 新台門周姓十來戶人家共有的一個菜園,百草園的名稱雖雅,但其實只是一個普通的菜園……只是因魯迅的文章而出名。《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不知道爲什麼家裡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裡去了,而且還是全城中稱爲最嚴厲的書塾。也許是因爲拔何首烏毀了泥牆罷,也許是因爲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梁家去了罷,也許是因爲站在石井欄上跳下來罷,……都無從知道。總而言之:我將不能常到百草園了。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Ade德語,意思是再見。
三味書屋 :壽家台門是魯迅的塾師壽鏡吾先生家的住屋,壽鏡吾在這裡坐館教書達60年,從房屋建築到室內陳設以至周圍環境,基本保持當年原面貌。三味書屋是當時紹興城內一所頗負盛名的私塾。魯迅 12 歲開始到這裡讀書,前後長達約五年的時間。何謂「三味」是以三種味道來形象地比喻讀詩書的滋味,即「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肴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ㄒㄧㄏㄞˇ)」,也就是從基礎的穀物,到豐盛的飯菜,到佐餐的調料。
魯迅祖居 : 青瓦粉牆,磚木結構,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主體建築共分四進,第一進儀門上方懸掛著一塊藍底金字的「翰林」匾。魯迅祖父周福清在同治年間被欽點為翰林,這對周家來說是莫大的榮耀,因此周氏家族的三個台門的儀門上都掛上了翰林匾,它仿佛是三張巨大的名片,展示著主人的身份第二進為廳堂,是周氏族人的公共活動場所,以作喜慶、祝福和宴會賓客之用。廳堂正上方高懸一塊大匾「德壽堂」。
第三進是香火堂前,是作祭祀祖宗和處理喪事的地方。第四進為樓房,亦稱座樓,為居住之用。第一進至第四進的左右,均建有對稱的側廂、樓房,房與屋之間都有廊屋貫通,以避日曬雨淋。兩側天井點綴若干假山、石池等小景,雅而不俗。整座周家老台門佈局周密、嚴謹,極富紹興地方特色,遠遠望去,白牆烏瓦,黑白分明,富有韻味。
咸亨酒店: 所有到咸亨酒店可以在裡面點一份茴香豆、臭豆腐、紹興老酒嘗嘗。很多人都是慕名而來,僅僅為了孔乙己。
魯迅紀念館: 紀念館詳細地記錄了魯迅先生的生平事跡,分為魯迅在紹興(1881—1897)、魯迅在南京、日本、紹興(1898—1912)、魯迅在北京、廈門、廣州(1912—1927)、在上海(1927—1936)、民族魂五個部分。
魯鎮 :根據魯迅筆下虛構的「魯鎮」還原的鄉村小鎮主題公園。民俗風情街上有「押牌寶」、「投球入樽」、「套圈」等紹興特色的遊戲,感興趣可以去玩兩把。魯鎮中心設有雙面戲台,可以在這裡看社戲、品黃酒。 魯鎮街上穿著戲服扮演魯迅筆下角色的演員們是一道風景,阿Q油腔滑調地裝各種怪相,祥林嫂挎著討飯籃拄著竹竿在街上四處遊蕩,孔乙己穿著長袍走來走去。遊客多時,他們就扮演起自己的角色,念起經典台詞來逗遊人開心。
魯迅筆下的社戲
「大敲,大叫,大跳……很不適於劇場,但若在野外散漫的所在,遠遠地看起來,也自有它的風致。……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再看不到那夜似的好戲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