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青函隧道(日語:青函トンネル/せいかんトンネル Seikan tonneru */?)是位於日本津輕海峽的海底鐵路隧道,為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包含鐵路隧道和公路隧道)、以及世界第二長的隧道,全長53.85公里,其中有23.3公里穿越津輕海峽底下。其連接日本的本州與北海道兩大本島,隧道南端位於青森縣的東津輕郡今別町的濱名、北端則位於北海道上磯郡知內町的湯之里,沿線通過青森縣東津輕郡外濱町和北海道松前郡福島町。目前主要提供新幹線與在來線貨運列車使用。
青函隧道於1971年9月28日動工,1985年3月10日貫通,1987年11月竣工[1],工期逾16年;完工後成為世界最長的隧道達31年之久,至2016年6月1日才被瑞士的聖哥達基線隧道超越。首先啟用的在來線部分——海峽線於1988年3月12日通車,新幹線部分則在2016年3月26日隨著北海道新幹線的通車開始營運,海峽線亦於同日起停止行駛定期客運列車。相較於今日以電氣化列車行經青函隧道通過津輕海峽所花費的30分鐘,從前以渡輪(青函聯絡船)渡海需時長達4個小時,因此該隧道啟用後,大大縮短了本州與北海道間的交通時間。此外,青函隧道同時鋪有光纖線路,使其同時成為本州與北海道間電信通訊的大動脈。
全站熱搜